本报讯 记者王建兰 通讯员韦菊玲 郝建报道 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教授级高工郭文福、研究员蔡道雄主编的《红椎大径材近自然高效培育技术指南》日前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别针对现有红椎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迹地(或宜林荒地)更新造林3种林分(立地)类型,提出了3种红椎大径材近自然林培育经营技术模式。这些模式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生产操作性强,可供我国南方红椎大径级、特大径级珍贵用材培育及多功能森林经营生产实践作为技术参考。
《红椎大径级目标树经营技术规程》和《红椎目标树选择技术规程》两项红椎技术规程国家林业行业标准今年1月正式发布,于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两项标准是我国首次发布的红椎特大径材培育技术方法,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资源信息所和广西大学林学院共同起草,可供我国以择伐成熟目标树为利用方式的森林经营生产实践作为技术参考。
近10年来,ca88yzc唯一官网科技人员积极引进和借鉴德国近自然林经营的森林经营理论及其技术体系,通过选择培育目标树、选伐干扰树、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近自然林培育经营技术措施,将红椎纯林或混交同龄林逐步导向以红椎为主、由多个树种组成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红椎大径级优质用材林,解决了种内林木竞争激烈,小部分精英个体缺乏有利的林分条件形成大径材,木材品质价值不高,生产效率低,经营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实现可持续近自然经营的发展目标。